资讯中心

首页 > 资讯中心 > 华宝动态 > 文章详情

华宝信托董事长郑安国谈利率市场化:让信托担当利率市场化的桥梁

作者:华宝信托        发表日期:2012-08-14

(开篇)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与全球经济的融合,利率与汇率市场化已经成为下一步中国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在2012陆家嘴论坛期间举办的浦江夜话之“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近期可能的措施”现场,华宝信托董事长郑安国、上海清算所创办人许臻、来自国际彼得森研究机构的尼古拉斯·拉迪、耶鲁大学金融学系教授陈志武、经济学家胡祖六与大摩首席经济学家乔虹这几位重量级嘉宾进行了精彩交流。

当本场分会主持人、财新《新世纪》副主编凌华薇向华宝信托董事长郑安国询问,信托产品2006年至今规模从3600亿元到5万亿元的过程中是否发生过一单无法兑付的情形?郑安国的回答非常肯定,“没有。”

郑安国认为,这是信托享受到的市场红利。以往信托主要都是在做证券投资业务,但基金公司大规模的成立迫使信托公司去寻找新的出路。后来,当信托发现市场对融资的需求非常大时,开始走市场化的路线。郑安国也表示,任何行业在经过大发展之后,都可能会出问题,经过高速发展之后的信托也开始累积一些风险,需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来兢兢业业地工作。

  

〔正文〕

有句谚语叫“魔鬼出在细节之中”,充分体现了细节的重要性,特别是当下中国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细节更是重要。

举例来说,中国的金融机构都是软约束的,一些银行可能已跌破净资产了,却还想做大做强,还想继续融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放开存款利率,很可能会导致后果不堪设想的高息揽储。

因此,细节太重要了。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利率早已实现市场化,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优势。

信托的远大目标

我从1998年开始从事信托,那时的情况比现在困难得多,没有什么一法两规。当时我们用什么去激励大家做信托呢?是一个响亮的口号——“信托是为人民谋福祉”,就是富人向穷人借钱,然后用之发展经济。我相信凡事得有一个远大的目标,这样大家做起来才带劲儿。

那么,为什么信托可以作为利率市场化的桥梁?我觉得台湾的情况特别值得借鉴。台湾在1970年代强制性地成立了三家票券公司,这三家票券公司的作用是给中小企业融资,推利率市场化。纵观大陆现存的金融机构,还没有哪家可以适合发挥这个功能。银行太大,小额贷款公司太小,信托则刚好适中。

现有的信托公司从数量方面已具有一定规模。2011年年底我国信托行业管理的资产规模是4.8万亿元,其中融资类信托占51%,较上一年的增量是6000亿元,差不多占新增贷款规模的9%。当然,这个统计我认为还不太准确,因为信托行业里流行“投资光荣、融资可耻”,通常把融资类项目包装成投资类。以我的经验估计,融资类信托起码占了信托资金总额的70%以上。

从质量上看,如果画几条曲线将信托产品给投资者提供的收益率和诸如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贷款利率、存款利率等进行比较,我相信其中信托一定是最高的,基本上在年化收益率8%左右。

假如我们比较一下从2006年至今各类金融资产的规模增长,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银行的存贷款,再加上保险、证券的市值,这些金融资产在政府的“百般呵护”下实现“大跃进式”的扩容,也就增长了3倍多。与之相比,信托资产的规模增长了多少呢?由2006年的3600亿,到现在逾5万亿,增长超过13倍!与前者相比,信托更像是“打地鼠”般倍受各种“打压”,但即便如此,信托仍然发展了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这就是利率市场化的威力。

从2006年到现在,利率市场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松紧”周期,信托因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得到了丰厚的市场红利,而非政策红利。因此,选择信托公司作为利率市场化的桥梁,期根源在于信托本身做的就是这个事,且信托也拥有好的体量和质量。

信托绝不是“影子银行”

有些人说,信托是“影子银行”,我不认同,影子银行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不受监管,但信托公司再怎么说也是受银监会监管的受控的机构,还在金融体系之内。

从理论上分析,信托为什么可以成为利率市场化的桥梁?一是因为其提供的不是简单的融资,而具有一股一债的性质,可以做很多灵活的安排;二是因为其横跨三大市场;三是因为其提供的是投行式的服务,华宝信托在全国率先提出“信托投行”的概念并实施,与商业贷款不同,投行提供点对点的贴身服务,因此利率比商贷相对高一点;第四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端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高,买过信托产品的人都知道,不到100万元还要开收入证明来证明你有100万元。

因此,把信托作突破口来推行利率市场化,所受的震动也不会多大。

信托业的“狼性文化”

信托这几年的发展始终没有固定在某一领域,因而养成了一种“狼性文化”。大家以前都称普通职员为白领,从事金融的为金领。我认为,信托尽管属于金融行业,但是应该算“灰领”。有人问我,基金都可以做信托的业务,你怕不怕?我说我不怕。因为信托好比是游牧民族,类似基金这样的“中原地区”怎么打得过游牧民族?因此,如何在“信托”的这种狼性文化基础上建立起一套适配的约束机制,非常重要。

在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合金融机构自身的约束机制,那是不可想象的。信托在“狼性文化”的基础上,实际上这几年已大大加强了内控约束机制。我有几年也算是半离开信托,回来重新审视,有一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

信托行业已经历了近年来的大规模发展,要做强的话,更需抱有“步步惊心、如履薄冰”的心态。在公司里我一直强调,信托行业发展这么快如果不谨慎一定会出问题。以融资类信托为例,如果组合贷款中一个信托计划只能投一个项目,恐怕迟早会出问题。

对此,我认为首先要进行“基金化改造”,比如采取“TOT”模式将资金投向若干个项目以分散风险。其次,既然做融资一定会有坏账,就必须有“坏账准备”,而且应该是“双重的坏账准备”。第三,要建立完善的信托产品交易机制、保持良好的流动性。

如果能够顺利完成上述改造,我完全相信信托公司能够很好地充当利率市场化的桥梁。

 

 

附件:【郑安国答媒体问】

    在本届陆家嘴金融论坛间隙,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和讯网、《财经》杂志等主流媒体对华宝信托董事长郑安国进行了采访,以下为郑安国接受采访时所表达的精彩观点。

★“对存量的融资类信托业务,应该参照商业银行对贷款业务的管理,进行相应的分类,并根据不同的分类计提准备金。既然要做融资,就要光明正大地做,把一套制度建立起来,该替换的替换,该分类的分类。”

★“有些所谓的信托风险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风险,而是流动性出了问题。信托计划不能兑付时,可通过最终的资产处置来解决,而针对现金流问题导致的无法如期兑付,应该建立一个资产处置的市场。”

★“信托业最近几年来的发展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理财需求的迅速膨胀,信托公司适应了理财形势的变化。我一直讲信托有两个特点,第一在利率市场化方面是先驱,第二横跨货币实业资本三大市场,这是其他金融机构不能比的。”

★“未来中国的理财需求将会越来越多,财富管理的市场潜力巨大,货币政策会随着宏观经济出现变化,这对信托业会有影响,但更多的是机会。”

★“实际上我们这几个行业(基金、信托、投资和保险)都是财富管理行业,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各个机构肯定会重新切蛋糕,你还很难说哪一类机构有特别的优势。基金、信托相对会处于一个进攻的地位,攻城掠地的可能性也许会更大。”